- 技術支持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技術支持
中國工業除塵技術現狀及未來
中國工業除塵技術現狀及未來
近十多年來,塵源控制發展的重點集中于以下方面:①改善控制效果的同時減少抽風量;②密閉罩方便生產操作及檢修;③移動性和陣發性塵源的控制;④爐窯二次煙塵的控制。
膠帶(或鏈板)輸送機的受料點是大量存在的塵源,新型的“雙層密閉罩”取代傳統密閉罩,有效地削弱了物料溜放時產生的沖擊作用,并防止物料逸出,因而控制效果更好,抽風量卻下降50)%。
克服密閉同生產和檢修矛盾的有效途徑是采用活動框架和凹槽蓋板結構。蓋板可輕便地取下或打開,利于觀察和操作,凹槽密封效果好。檢修時,框架很容易拆卸并按原樣恢復。對于振動篩一類的產塵設備,這種密閉型式更具優越性。
工業爐窯伴隨加、出料產生的二次煙塵具有陣發性,其控制難度較大。對于轉爐、煉鋼電爐、混鐵爐等許多爐窯,已開發了適合其特點的煙塵控制技術。一種將塵源控制和凈化合一的技術是“屋頂電除塵”,已于1998年成功地在“攀鋼”提釩煉鋼轉爐車間應用,依靠煙氣熱壓和合理氣流組織,使煙塵通過設在屋頂的電除塵器,不需風機和管道,排塵濃度和降低崗位粉塵濃度都達到了標準。
許多工業部門存在著移動塵源,位置不定,移動規律不明顯,固定式控制難以奏效。“移動通風口塵源控制裝置( 礦山地下的塵源控制,在原有的灑水和通風降塵基礎上,注入了凈化技術,通風氣流含塵量大幅度降低,井下作業環境進一步改善。為了有效控制露天礦山路面揚塵,開發了高效抑塵劑,將其加水調制并噴灑于路面、料場或地表,可減少揚塵95%,使實施區域的粉塵濃度低于2mg/nm3,噴灑一次的有效期為(20~
2 除塵系統明顯進步
由于有關法規更趨完善和嚴格、生產工藝和設備的更新,而原有塵源控制和凈化設備老化或技術落后、大量切換閥門卡塞失效等原因,早些年建設的除塵系統大多需要改造。改造的重點在于:①滿足新的法規要求;②采用效果好而吸風量小的密閉吸塵罩;③采用(或將原設備改造)高效、低耗、可靠的除塵設備;④對于多個吸塵點的系統,在仔細計算的基礎上,采用阻力器件和風量調節器的辦法,使閥門用量減至少。“首鋼”煉鐵廠原料除塵系統是這種改造的新例證。
風機生產行業引進國外技術,改變了以往風機全壓偏小、不適用于除塵系統的狀況。新產品不但全壓滿足除塵工程的需求,而且噪聲低、機械效率高、振動小,并有較好的防磨措施。
除塵系統風量調節技術的應用越來越普遍。以往僅靠液力耦合器使風機變速,現在已有多種變頻調速器,適用于不同規格的電機,因而風量調節更易實現。除塵系統風量調節,離不開流量監測,已開發出含塵氣體流量連續監測裝置,具有不堵、阻力小、應用方便等特點,在除塵系統運行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卸灰、輸灰技術也取得進步。空氣錘被用來替代振動器,不但可清除灰斗內粉塵架橋,還使部分粉塵流化,卸灰順暢。在一些地方,傳統的輸灰機械被氣力輸送或氣動溜槽取代,其優點是:降低除塵器安裝高度和工程投資;活動件少、維修工作量小、可靠性高;電耗降低。在有數臺除塵設備,并需分別卸灰至數個粉倉的情況下,一種稱為“中倉分配、緩坡溜放”的裝置也具有同樣優點。
3 除塵設備迅速發展
- 風淋室(貨淋室)管理標準有哪些? 2011-06-06
- 高效空氣過濾器的安裝與維護 2011-08-30
- 風淋室助安康供電局實現創新管理 2012-02-29
- 空氣過濾器為市民分憂 2013-08-12
- 什么是超凈工作臺 2010-07-17
- 什么是凈化工程 2010-07-17